

原创 新京报政解 2017-09-19 11:54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9月19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全国31个省区市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均已实现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人社部发布的截至9月15日数据显示,全国6976家定点医疗机构可提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人社部发布第五期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名单信息称,截至9月15日,在全国所有省级平台、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实现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的基础上,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加到6976家,85%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联接入网,可以提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按照人社部此项工作安排,9月底我国将全面启动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并联网运行,确保跨省住院医疗费用全部直结。人社部网站已公布最新的“开通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名单”。记者查询这份名单,其中北京市实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最多,为676家。
“北京在7月底率先实现了全市676家有住院床位的定点医疗机构面向全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医疗资源丰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北京市理应按照人社部要求,为全国人民服务好。
名单显示,目前,像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这样的大城市,许多大型三甲医院都接入了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这也意味着未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将更加便捷,群众享受的福利更多。
例如,北京市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三级甲等医院就有66个,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此外,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东医院;广东中山大学附一医院、附三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西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长沙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一些大医院也都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名单中。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哪些药品和诊疗项目可以报销?报销标准如何?根据政策,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而报销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执行参保地政策。
人社部医保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涉及此项政策的几类基本医保的参保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即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即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即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以及异地转诊人员,就是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人社部提示,要顺利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参保人员必须在跨省异地就医前,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登记。参保地经办机构根据本地规定为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建立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库并实现动态管理。